治疗慢性病也得下猛药?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疾病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2010 年,我国人群出生期望寿命达到了75.7 岁,较1990 年提高了6.4 岁,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疾病负担已由传染病、营养缺乏性疾病转为慢性病。我国每年有830 万人死亡,其中700 万人(84%)死于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这些病的因素是不健康饮食、高血压、烟草使用、环境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高血糖、过量饮酒、职业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以及身体活动不足。
目前,慢性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也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造成超过5000万人死亡。2011年,联合国高级别会议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慢性病的预防控制。2015年,联合国公布“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各国到2030年把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1/3。为探讨我国能否实现该目标,我们团队模拟预测了6类慢性病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身体活动不足以及高血糖)在不同控制水平下,对早死概率发展趋势的影响。
研究发现,如维持现有危险因素的干预强度,到2030年,我国30~70岁慢性病早死概率仅会下降13.1%,无法完成联合国的目标。若想实现该目标,必须在干预上“下猛药”,加强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力度。
健康长寿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也是中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如何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以降低疾病负担,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参照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数据收集、共享和利用,对我国健康模式快速转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主要风险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第二,制定和实施以证据为基础的卫生政策。科学卫生政策的制定需要科学的证据支持,但由于我国缺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卫生政策的有效机制和系统,使得目前我国很多公共卫生政策并非来自于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第三,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当下,政府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和投入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慢性病的控制,政府应承担起更多责任,包括加大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支持,加大对公共卫生专业教育的投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待遇等。第四,政府领导好多部门的合作。实现中国人民的健康梦,责任不应仅局限于卫生部门,这要求国家高层的重视和强大的政治动员,让许多政府部门共同努力,一起解决控烟、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等问题。
促进健康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关乎每个公民的大事。我们知道,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当全民都有所领悟,都参与进来时,才会实现我们的“健康中国”和“健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