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行业将迎来五大结构性变革 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
在十年新医改推动下,医疗健康产业结构性变革正在来临。
我们揭示医疗健康行业的问题的目的,是因为我一直相信“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特别是对于医疗健康行业出现的结构性变革,其影响将是前所未有、始料不及的。医疗健康行业结构性变革狂风暴雨已经悄悄来临,其局部的破坏程度已经让我们触目惊心,况且仍市场中在漫延开来,波及面或许我们无法预料。
与此同时,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占GDP6.2%,美国已经占到GDP19%,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增长空间巨大,带给我们非常广阔的机会。
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升级转型的今天,现有的医疗健康体系陈旧不堪,完全无法适应未来市场高速发展的需求。在十年新医改推动下,医疗健康产业结构性变革正在来临,同样迎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我们能够看到问题所在的底层逻辑,机遇大于挑战,反之亦然。
未来十年,医疗健康行业,一定会出现独角兽公司,我们拭目以待。
融资结构变革
我国新医改的核心,是融资改革。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同步进行医改,2008年出台“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医疗改革咨询文件,在进行相关体制改革之外,特别提出了辅助融资改革,包括社会医疗保障、用者自付费用、医疗储蓄户口、自愿私人医疗保险、强制私人医疗保险及个人健康保险储备。咨询文件指出:“我们必须强调,不同的医疗融资方案各有利弊,难求十全十美,须按上述因素权衡取舍。海外经验亦显示,每个经济体系的医疗制度和融资安排都按各自独特的背景和情况而制订,以切合本身需要。因此直接将海外的模式套用到中国香港地区并不可行,亦不可取。”
面对未来,我国的医疗体系将面临如下挑战:
1)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人口急剧老化,以及个别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病患率增加,均会令医疗服务需求增加;
2)医疗成本上涨:医疗科技进步加上老百姓期望医疗服务赶上科技的发展,均会导致医疗成本上涨;
3)医疗开支升幅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和医疗成本上升, 均会导致医疗开支升幅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尽管在我国新医改方案中强调的主要是体制改革,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融资体系建立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融资改革自然会逐步启动。
根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全国卫生总费用为57998.3亿元,占GDP6.39%。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占28.26%,社会卫生支出占43.01%,个人卫生现金支出占28.73%。很明显,我国医疗费用个人支出偏高。我认为,在我国医疗融资体系中,商业健康保险的缺失,让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模式出现畸形发展,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迫在眉睫,这给我们医疗健康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马云说,超过他的产业将在医疗健康产业。我认为,超过他的产业在商业健康保险支付产业。
体制结构变革
我国新医改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医改官僚主义”是我提出的新观点,尽管我国高密度出台了非常多的医改实施方案,在全国推出医改试点城市。然而我国部分医改政策仍然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没有触及真正的系统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标志着体制改革的结构性变革开始。其主要职责中的第十条为“职能转变”:国家医疗保障局应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
在国家医疗保障局职能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将引导整个医疗健康体系变革,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健康保险支付体系,从而推动公立医院的治理体系、民营医院管理支付体系、基层医疗支付体系等变革。
“信息化技术在这20年间的意外大爆发,加上医改大浪潮的影响下,保险和医药流通领域的碰撞使中国医疗产业或迎来五大变革浪潮。”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会员房志武在2013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年度大会上如是说。房志武在会上提到,中国当前的医药产业市场状况和美国八十年代的情况非常相似,当前的管理和整个产业的协调度较低。
医改背景下医院和企业关系最难协调
房志武表示,在医改大潮的影响下,医院,企业的相互关系是最难的协调的,这是难倒了政府的一个主要问题。
政府可以建设和培养两者间关系,但是建设好以后如何保持。此外,每个改革环节的利益涉及者之间的相互业务关系非常难以调整。有些产业会消失,有些产业会发展,房志武补充到。
外国先进经验值得关注
房志武介绍到,美国有相当一部分类企业和药品流通是非常相关的。医改最终的问题还是回到整个医药企业怎么的发展的问题,医药企业能否在医改的影响下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们可以先看看海外企业是怎么做的,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企业在经历了同样的困难的争夺和博弈之后胜出的。”房志武说到。
就像昨天约翰格雷讲到的,美国一样有很大的争论,当时说,这个批发企业到底该不该存在。他昨天反复地强调,他个人的职业的成就就是扭转了美国整个行业对待批发企业该不该存在的看法。这个实则上就是企业在世界健康产业大潮的博弈的结果。房志武认为,企业应该把握信息化技术冲击下的浪潮,应势发展。
产业博弈中的胜利者
房志武介绍到,信息化技术在这20年间意外的大爆发。此前没有任何人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但突然之间,信息化技术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医疗行业也是如此,信息化技术在美国相对来说更加领先一些,因而彻底引领了一场激烈的企业之间的博弈。
那么谁在博弈中赢了呢,谁有可能是我们学习考察的对象呢?房志武介绍到,有这么一家公司。从给保险做服务,逐渐介入到对患者的管理和服务,流通体系的服务,然后逐渐开始做药品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企业在过去10年成功之后,很多类似的公司像春笋一样地诞生了。房志武认为,这样的企业和服务,完全是医疗产业中任何板块都可以借鉴的,不管是药厂,流通商,还是保险公司。都可以来尝试提供这些服务。
中国医疗产业可能迎来五个变革浪潮
房志武表示,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医疗产业将迎来五大浪潮:服务家庭化、医院职业化、医保商业化、药品集约化和监管智能化。
在演讲中,房志武尤其强调了服务家庭化此浪潮。他认为,医疗产业服务家庭化实际上也是美国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过去的十几年间,美国医疗产业的发生地,从住院下沉到门诊,很多的手术在门诊可以做了,为什么发生这个下沉呢?因为相关技术发展起来了,包括信息技术和医疗技术。
在演讲的最后,房志武说道,在中国从家庭化变革中受益最大的定是和家庭最接近的一些产业,也就是药店,配送企业,和医药批发企业,谁的服务先下沉到家庭谁就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