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4日召开的“中国卫生圆桌会议2012:中国卫生议题”上,中国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德志分享了如何通过建立临床路径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规范医生行,从而控制过度医疗
事实上,在过程中,据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临床路径制定的效果。而与会专家认为,搜集准确、严谨的研究数据对中国来说仍是瓶颈。
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卓越研究所国际所所长KalipsoChalkidou指出,“在建立临床路径时,数据非常重要,特别是基层的数据。想要提高医疗质量,先需要知道搜集什么数据。病人服务质量、成本、医疗质量这方面的数据都非常关键。另外,还要有人才懂得分析这些数据,使数据能被有效利用。”
“既然可以制定临床路径,使医生按照套标准化流程诊疗,那么是否有必要就某个疾病,建立全国层面的临床路径或诊疗标准?”主持专家CharlesGoddard提出疑问。
魏来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保证用药治疗和程序的正确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他举例说,“比如医院开发了一套临床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全国标准,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医院的治疗效果和质量一样,保证用药程序正确。只要是符合这个临床路径的,都可以保证质量。”
魏来同时提出,“可以首先考虑在普通病、常见病方面建立全国诊疗标准”。他解释说,由于目研究水平还有限,一些发病率低的疾病还无法制定合适的临床路径。他也提出,“由于传统中医强调因人而治,至少在西医诊疗方面,应该有统一的标准”。
于德志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至少应该有一个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或指南,医院可根据实际进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