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治疗延长生存时间
一项最新的观察性研究发现,75岁以下的女性和60岁以下的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预期生存时间可达到15年甚至更长。该研究结果强调有必要细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长期管理指南。研究全文2月7日发表于《骨与矿物质研究杂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在美国每年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达到200万例,在欧洲也高达350万例。目前普遍认为有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病史(尤其是脊柱或髋部骨折史)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但对于无骨折病史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状况研究相对较少。 丹麦格洛斯楚普医院老年骨质疏松症研究中心Bo Abrahamsen博士及其同事利用丹麦国家注册数据库回顾了近些年全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处方、合并疾病和死亡数据。研究共纳入从1996年至2003 年间开始治疗的5863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25084例对照人群。研究人员同时检索了这些参与者在2013年的死亡情况,使研究随访时间达到10年~17年。 结果显示,80岁以下的男性和60岁以下的女性在开始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第1年,相对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逐渐降低至一个稳定但仍高于对照组的水平。 60~70岁以上的女性在治疗第1年的死亡风险仅小幅上升,之后的死亡风险与对照组相似甚至低于对照组。 对于男性,若在50岁和75岁时开始骨质疏松症治疗,剩余预期寿命分别为18.2年和7.5年;对于女性,若在50岁和75岁时开始治疗,剩余预期寿命分别为为26.4年和13.5年。 Abrahamsen博士表示,这项观察性研究发现大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治疗后可再活15年或更长,且女性在治疗后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男性。死亡率是该研究中可反映疾病和治疗综合效应的真实世界指标,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确认骨质疏松症治疗是否额外降低了死亡率。 他还提到,尽管该研究显示经过治疗后的大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拥有较长的预期寿命,但仅为每位患者制定一个笼统的长期骨质疏松症治疗计划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的治疗指南在治疗起始时间方面非常明确,但何时暂停治疗、何时结束治疗、如何改变治疗方案、何时重新启动治疗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鉴于目前我们已有大量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已经接受了长达10~15年的治疗,这些治疗细节才是临床医生真正困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