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光临健康访谈间,今天非常高兴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中心副主任林剑浩教授做客访谈间,来跟网友们谈一谈关于骨关节炎方面的话题,首先请林剑浩教授给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林剑浩: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林剑浩,来自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中心,非常高兴能够通过网络跟大家见面,谢谢大家。
75岁以上老人有七成有骨关节病
主持人:非常感谢林教授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访谈节目。今天主要谈关节炎方面的话题,首先我们有请林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关节炎发病的情况?
林剑浩:实际上骨性关节炎是关节病里面最常见的疾病,如果按照发病比例来讲,7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70%会得骨关节病,发病率非常高。最近也做过一个统计,到底中国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大前提下我们国家骨关节病率多少,曾经在内蒙古做过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看生活在农村等边缘地区,以劳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这些居民,他们的骨关节发病率是多少,得出一个结论,农村地区、边缘地区关节病远远高于城市人口,这可能可能跟劳动强度,跟生活工作方式有关系。
主持人:具体中国骨关节炎发病人数有没有进行过统计?
林剑浩:我记得在2002年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代表中国政府参加“骨与关节十年”的活动,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创导的重点在于骨关节疾病预防的活动,我们国家2002年加入这个活动,那次大会黄洁夫副部长发言谈到,我们国家大概有1到2个亿的居民患有骨关节病,这是非常官方的数字。
主持人:人数非常庞大,那关节炎常见的有几类?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林剑浩:最常见的关节炎就是骨性关节炎,大家可能在周围的邻居或者朋友当中会碰到这样的病人,尤其是老太太,表现为走路疼,坐的时间长了起来比较费劲,有些人上下楼也会有膝关节疼痛,这是最常见的骨性关节炎,主要跟年纪大有关系,各个骨关节系统会衰退。
第二类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疾病发病率相对低一些。
预防骨性关节炎要避免上下楼、蹲起等动作
主持人:最常见的还是骨性关节病,前面谈到发病情况非常严峻,现在更多强调预防,像骨性关节炎,您刚才谈了它的发病情况,下面能不能谈一谈对于骨性关节炎我们如何来预防呢?
林剑浩:我是外科医生,非常热爱手术这个活,但是我也非常理解没有一个人愿意被做手术,包括我自己,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摆在医生面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何预防骨性关节炎发展到不得不手术的地步,能不能做一些早期预防,我们一直在寻找方法,也在浏览国内外一些进展。
目前来讲,骨性关节炎做到完全预防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一种身体的退化,就跟年纪大了掉牙齿一样,年纪大了关节中的软骨必然会退化。医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尽量让关节软骨退化不要发展得那么快,不要出现失衡的状况,身体其他各个系统都是好的,单单关节出问题走不了路,这是我们所需要去避免的。
怎么来预防呢?我总是跟我的患者说,你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尽量避免咬硬的东西。对于关节病来说,有关节疼痛的,或者出现一些上下楼不方便的老人,我个人建议一些动作要避免,比如上下楼、蹲起等。因为平常走路膝关节承重只有体重一倍的力量,但是上楼是3倍,下楼更厉害,膝关节承受的是体重7倍的力量。所以关节出现问题,首先得要避免一些能够导致加重膝关节症状的活动,最重要的一个是爬楼,或者爬山,还有蹲起。
但是预防不是消极的,干脆什么运动都不做。我们还有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年纪大的老人必须活动,所以我们在提倡避免一些有风险的活动以外,也提倡一些有益于关节的活动,提倡平地快走,这个是不限制,并且鼓励老人去锻炼,快走在很多文献报道中被证实有利于膝关节软骨修复,保持膝关节软骨健康状况。
主持人:大概频率有多少,比如一分钟走多少步?
林剑浩: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每个人都不一样,提到每天走多少小时,我的活动量多大,我的步伐要多快?这是一个患者经常问我的问题。
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你在锻炼的时候说话不喘气,或者跟同伴一起锻炼,能轻松把话说出来,这是一个判断的方式。另外一个方式,锻炼完以后,肌肉或者关节会有疼痛,休息半小时不需要任何止痛要能缓解,这个活动量就可以,切忌锻炼过度,如果休息半个小时还疼痛就存在过量考。
主持人:另外我也听很多网友包括患者提到,说人的关节使用次数应该是有限制的,比如说一生关节只能用多少次,如果您上下楼梯次数多了的话,会对它造成损伤,是不是也有这种说法?
林剑浩:这个倒是我第一次听说。
主持人:您这次用了以后,下次可能要少用。
林剑浩:应该人体的所有脏器,应该陪伴我们一辈子。如果个别系统出问题,那是疾病的问题,而不是他自然的寿命问题。所以我相信身体的膝关节或者牙齿都是能用一辈子的,不必在于要保护它就不用。
我非常相信中医有些非常带有哲理性的话语,比如“用进废退”等,我们保护关节绝对不是消极的、不动的保护,一定要适量的运动,因为适量的运动对老年人其他系统,呼吸系统、心脏等都是有好处的。
早期骨性关节炎以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为主
主持人:前面谈了关节炎疾病的预防,非常不幸您刚才说的很多患者最终发生了关节炎疾病,当他患上关节炎疾病以后,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哪些?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林剑浩:先把我的专业放在一边,我是外科医生,但是希望患者尽量不做手术。事实上确实如此,关节病的患者从我们诊断的病人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不需要手术,通过一个合理的运动方式,另外加上一些药物治疗,或者中医治疗是能够控制住。控制住的概念是,可能在生活或者活动中,关节会有一些轻度的不舒服或者疼痛,但是不至于影响日常活动。
具体用什么药物,很多老年患者不愿意用药,尤其是西药,大家都觉得西药好象有很多副作用。但实际上我可以告诉大家,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包括中药。而针对药物的副作用,医生在用药前会询问你的身体状况,包括消化系统有没有问题,肾脏有没有问题,如果在没有药物禁忌证前提下,短期用药的副作用是可以接受的。
主持人:早期的患者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林剑浩:对,早期的患者是药物治疗跟运动康复为主。
主持人:像您刚才提到的大概1到2亿患者,是不是其中60~70%患者不用药就可以?
林剑浩:我想比例应该比这个更高。
主持人:关键是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林剑浩:我想一个人锻炼有时候会比较难以坚持,所以老年人锻炼最好是小区几个人在一起,大家聊聊日常生活,同时又把锻炼给做了,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
我们科去年年底尝试组织一些老年人锻炼,比如锻炼瑜珈,瑜珈听起来是一个非常西化的东西,我们之所以选择瑜珈,因为这个锻炼方式可以坐着做,也可以躺着,也可以站着,姿势非常随意,非常适宜老年人,瑜珈我们去年尝试了一期效果还不错。
最近我翻阅一些文献,应该是去年9月份美国医学会特别发表一篇文章,强调老年人的运动锻炼,是治疗很多疾病的一个首选办法。我想我们医务工作者以后要重视,不光仅仅强调药物和手术,关键在于怎么样做一些早期的预防,这是我们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需要规范化
主持人:老年人学会瑜伽以后也可以到家里做,如果大家都在一起锻炼,做的积极性会多一些。
刚才聊了药物治疗方面的,药物治疗方面谈到很多人包括西药、中药都使用,但是关节炎里面包括类风湿性,强制性关节炎,还有骨关节炎,各种各样的广告,中药的宣传非常多,这些中药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林剑浩:举个我们医院的例子,07年下半年,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看看关节炎疼痛的患者到我们医院来,我们医生给他们开了什么药。
这个结果很有意思,我发现60%的医生会开中药,而在所有药物中60%是中药,中药里面是什么中药为主呢?五花八门,大概有30多种。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中药可以治疗关节炎疼痛,但是目前没有一个占主要部分,所以用得很散,很难去研究到底哪个药物对骨关节炎有效。
我相信存在必有它的道理,我是学西医的,中医药方面相对接触得少,但是我坚信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中医师给你开一个合适的处方,肯定对你的骨关节炎是有效的。
主持人: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医生。
林剑浩:对,因为现在广告非常多。
主持人:以前在访谈或者报道中听到很多治疗内类湿性的中药,里面会添加一些西药的成分,这样可能不太好。
林剑浩:我想这东西可能真正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使用药物要看疾病的程度,比如牙齿长歪了,再吃药也正不过来。如果关节炎到了晚期,腿都已经变形,那个时候我相信吃药已经无法挽救,所以什么阶段用什么药都有一定的说法。
主持人:现在很多疾病都在强调规范化,像骨关节炎的治疗也是逐渐的通过用药也会逐渐规范化,这方面我们有没有做一些工作。
林剑浩:我坚信,并且盼望一定要规范化,就像我们医院07年下半年,有那么多种中药,就存在一个问题,到底什么药真正对骨关节炎有效。
我想我们国家加入了“骨与关节十年”以后,这十年我个人认为最大的进展就是,在06、07年中华医学会内科和外科都分别制定了一个骨关节病的诊疗指南,这个指南非常好,它把骨关节病病人到底该用什么药做了规范,一方面可以让病人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第二个方面也可以防止那种所谓的过度治疗,我想最大的益处是这个疾病得到了合理的早期治疗。
1987年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骨关节科。1990年,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卫生部重点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为国内著名风湿病外科及人工关节外科专家吕厚山教授,以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为主攻方向,在人工关节置换,尤其是膝关节置换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置换的数量、难度和手术效果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风湿性关节疾病进行的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并且通过研究生、留学生和进修医生多渠道的教学培养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关节病诊疗分中心和应用网络远程医疗教育及会诊,带动关节外科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00年本中心升格为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所长吕厚山,副所长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和本中心副主任寇伯龙主任医师。
Ⅰ临床工作
发达国家由于诊治及时,严重关节畸形的病人已非常罕见,屈膝畸形超过60°被认为是手术禁忌,多关节屈曲骨性融合患者如何手术,国外文献未见报道。本中心针对此类晚期风湿性疾病下肢多关节严重畸形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手术方法、手术顺序、手术范围、围手术期处理等进行改进和创新。包括:
1、突破屈膝60°手术禁忌。我们针对国内患者的膝关节严重畸形,研究制定出一套先按常规进行切骨,再行后关节囊彻底松解,然后二次适量切骨,人工膝关节植入,根据残留屈曲度数进行术后牵引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包括骨性融合的膝关节通过上述处理,加上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及韧带平衡的方法成功地矫正了此类膝关节屈曲超过60o甚至达到90o以上的严重畸形患者,打破了国际上多年来的手术禁忌证,使患者恢复了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2、风湿性疾病下肢多关节畸形患者手术顺序选择。我们打破了先行髋关节置换或先选择容易的关节进行置换等常规手术顺序,并根据病人情况及关节畸形程度采用双侧关节置换、单侧髋、膝关节置换及单侧髋、膝、踝三关节同时置换等手术方法,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和防止远期假体松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上属创新性工作。
3、单次手术的多关节同时置换。针对风湿性疾病患者下肢多关节畸形、经济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单次麻醉下一次手术完成多关节置换的方法,减少了病人住院次数、节省医疗费用,利于患者下肢多关节的功能康复治疗,并获得了远期良好效果。
4、高手术风险的晚期重度风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晚期重度风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及长期大量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激素等副作用(包括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免疫指标异常、潜在消化性溃疡、出血倾向、潜在伤口延迟愈合、感染、肾上腺皮质危象、应激性溃疡等危险),手术风险极高,加上长期卧床、精神心理状态改变甚至出现精神异常更增加了手术及术后康复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一套独特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包括精神心理准备、肌力准备、药物准备、皮肤准备、器械、植骨及麻醉准备、术后康复等;国内率先建立围手术期处理常规来保证短期内实施手术的成功。
5、率先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性髋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神经性关节炎(charcots 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以及伸直位强直膝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
到2003年8月底,经过16年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吕厚山教授及本中心已经治疗患者2600余例,置换2000个膝关节、2400余髋关节、6个踝关节及5个肘关节和腕关节等,平均超过5年最长16年以上的随访结果表明,手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优良率达91%,病人术后满意率达97%。
这期间曾经用过的假体有国产髋膝关节假体(航空621所及钢铁研究院),进口假体主要为HOMEDICA(1994)、ZIMMER(1995-1997)、PLUS(1996-现在)、STRYKER(1998-现在)等。
各个时期分别有代表性的患者为:邸平娟(女,类风湿关节炎,1989年手术);徐峰(男,22岁,强直性脊柱炎,双髋、膝、踝6个关节均强直,1996年1月手术);林建新(男,20岁,强直性脊柱炎,双髋、膝4个关节均强直,1996年4月手术);汪希时(男,68岁,北方交大教授博导,双膝骨关节炎,1998年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江泽慧(女,70岁,双膝骨关节炎,1999年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于蓝(女,76岁,骨关节炎,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2001年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李旭(男,32岁,血友病性膝关节炎,2002年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葛秦生(女,85岁,骨关节炎,国内著名妇产科专家,2002年行单膝关节置换术)。
这些突破性工作从临床上解决了国内广大晚期风湿病患者的站立及行走功能,提高了我国风湿病外科的治疗水平。在获得直接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治的绝大多数病人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并重返工作岗位。上述各方面工作为我国风湿病外科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也为国际相关领域提供了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资料,为与我国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对风湿病的外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美国风湿病协会主席Swanson教授、欧洲风湿病外科学会主席Karl. Tillman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骨科主任Goodman教授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长等世界知名关节病专家先后来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进行参观、访问和讲学交流。本项工作在病例数量、手术难度及手术效果上均居国际领先,尤其是膝关节置换方面更为突出。吕厚山教授曾在1997年2月19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交流会议及1998年3月21日美国第65届全美骨科年会上大会发言,被国外同行专家认为是风湿病人工关节治疗的突破。在2002年的亚太人工关节年会上当选为理事。
此外,关节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关节镜外科治疗的单位之一,主要针对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退变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如关节镜半月板手术、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滑膜切除术、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等,手术具有微创、直观、术后恢复功能快、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关节镜外科也居国内领先水平。
Ⅱ教学工作
教学上,关节中心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13名,CMB资助研修生5名。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已选送来自全国各地医学院校的共11名医生出国深造;成功地主办了全国首届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研讨会和连续九期的全国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学习班,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学习班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关节外科领域的继续教育项目,先后有约2000位中高级骨科医生受到了系统培训,人员来自全国省、市、自治区500余家医院。近期又在全国建立了20家关节病诊疗研究分中心;并分别同美国史赛克公司及瑞士普鲁斯公司建立了国内首家关节技术培训基地。关节中心还通过定期举办病人讲座、关节置换病人联谊会等方法了解病人关节置换后的体会,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练,使进行关节置换的病人终生得到我们的悉心指导。
Ⅲ基础科研工作
围绕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内的风湿性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
1、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 应用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9270635)的资助下,首次报导了HLA-B2704是中国汉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主要易感基因亚型,并在1999年成功建立了第一个“HLA-B2704转基因昆明鼠模型”,证实了HLA分子在强直性脊柱炎和相关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继续支持下,成功建立了人b2微球蛋白与HLA-B2704共转基因动物模型,论证了人b2微球蛋白在HLA分子表达与递呈抗原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滑膜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合关节炎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针对滑膜细胞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探讨了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1)分析异常增生的滑膜细胞的来源;(2) 滑膜致病动物模型的建立;(3) II型胶原诱导 口服耐受对胶原型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4) RA FLS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生与发展的生化和信号转导机制。围绕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所进行的系列研究,揭示了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为“被动反应者”和“主动入侵者”的生化与信号转导机制,对滑膜组织与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程进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为吕厚山教授早年提出的见解和主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积极实行滑膜切除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3、在关节炎外科治疗的研究领域,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相关研究:包括术后感染预防和处理;骨长入型骨水泥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力遮挡;国产抗菌素骨水泥研究;冲洗枪对骨—骨水泥界面的影响;正常国人膝关节解剖几何学测定(近段股骨、髌骨等);人工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防治的研究;人工关节术后自体血回输的研究等,通过循证医学原理进行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随访研究,确定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
4、关节置换登记网络管理系统(北京大学985多中心项目):于2001年申请了该项目并已接近完成,使得今后所有的人工关节置换术都能进行详细记录。
Ⅳ队伍建设
本中心现有教授 1名,正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护士长2名,护士7名,副研究员1名,副主任技师1名,技师2名,在读博士7名,硕士生2名,形成了合理的科研梯队。